贵州开放大学_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作业答案 (2)
来源:渝粤教育 时间:2025-03-16 02:51:50
29
搜索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发送题目查询!
贵州开放大学_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学校: 贵州开放大学
问题 1: 1. 狭义的科学指的是( )
选项:
A. 工程科学
B. 社会科学
C. 现代科学
D. 自然科学
答案: 自然科学
问题 2: 2. 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 )
选项:
A. 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B. 科学是探究过程
C. 科学是态度价值观
D. 科学是知识体系
答案: 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问题 3: 3.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 )时期。
选项:
A. 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B. 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
C. 综合课程
D. 科学的大众
答案: 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问题 4: 4. 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 )
选项:
A. 在教育目标上,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人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
B. 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C.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
D.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答案: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问题 5: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选项:
A. 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B. 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
C. 提升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
D. 加强学前儿童的科学氛围
答案: 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问题 6: 6. ( )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
选项:
A. 马卡连科
B. 维果茨基
C. 皮亚杰
D. 布鲁纳
答案: 皮亚杰
问题 7: 7. 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 )
选项:
A. 清朝末年
B. 民国初年
C. 解放初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 )
选项:
A. 陈鹤琴
B. 陶行知
C. 杨贤江
D. 张宗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 )
选项:
A. 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
B. 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
C. 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
D. 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 )国的科学教育体系。
选项: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挪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1.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 )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
选项:
A. 已有科学认识
B. 自我观察
C. 成人指导
D. 核心经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12. 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 )(1936年更名为“社会与常识”)课程当中,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选项:
A. 格物与致知
B. 常规与习得
C. 社会与自然
D. 测量与科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于2012年10月颁布,该《指南》强调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 )
选项:
A. 科学认知
B. 数学认知
C. 常识认知
D. 心理认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14. 日本2018年出台了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新纲要延续了原有大纲对教育内容所做的划分,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领域是( )
选项:
A. 人际关系
B. 健康
C. 表现
D. 环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5. 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四类本能、兴趣或冲动,其中( )方面的兴趣与儿童科学教育密切相关。
选项:
A. 谈话或交际方面的兴趣
B. 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
C. 制造东西或建造方面的兴趣以及
D. 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16. 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此纲要规定幼儿园继续采用分科教育模式,设置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六科。(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17. 2007年7月8日至12日,在澳大利亚帕斯市召开的有世界50个国家1000多名科学与技术教育工作者参加的“世界科学与技术大会”并发表了《科学与技术教育帕斯宣言》 (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18. 201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列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进入“科学领域”课程阶段。(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19.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又称为“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20.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仅可以跟随发展,不仅可以和发展齐步并进,而且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前进,并在发展中引起新的形成物”(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21. 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基于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理论的“概念转变”的策略,是围绕“日常概念”与“利学概念”之间的差异展开的。(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自主性,不需要成人的引导、支持和帮助(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23.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通过感官的观察来摄取外界信息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方法。(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24. 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进行的科学学习比较浅显,科学探究比较简单,就不能苛求他们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具备应有的态度、品质等价值观。(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25.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26. 科学教育就是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27.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28. 美国在1996年发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就特别指出,学校,包括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质”的人。(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29. 美国学者乔·米勒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30. 陈鹤琴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并就以此为基础的“五指活动课程”进行实践研究。(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1. 在科学发现区,教师要做好引导者、支持者、协作者,尽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以及科学游戏中成为( )。
选项:
A. 主动构建者
B. 服从指挥者
C. 活动执行者
D. 外部观察者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2. ( )就在幼儿身边,便于他们接近和开展活动,是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常规的且利用率较高的场所。
选项:
A. 活动室
B. 自然角
C. 观察室
D. 实验室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 幼儿的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 )为代价来求取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
选项:
A. 场地
B. 兴趣
C. 常规
D. 秩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4. 心理环境是学前儿童有效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保障,幼儿园科学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从
( )两方面展开。
选项:
A. 幼儿园行政管理和鼓励教师创造
B. 加强家园合作和师幼互动
C. 幼儿园物质准备与师幼良好互动
D. 专家指导和家园合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5. 儿童的科学研究始于疑惑,而疑惑又源于( )
选项:
A. 认知平衡
B. 问题情境
C. 认知冲突
D. 认知缺失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6. 诸如幼儿园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幼关系等是( )课程资源。
选项:
A. 显性
B. 社会
C. 隐性
D. 园内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7. 在科学活动中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的方法是( )
选项:
A. 描述记叙法
B. 事件取样观察法
C. 时间取样观察法
D. 等级评定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8. 旨在提前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的评估是( )
选项:
A. 终结性评估
B. 预测性评估
C. 形成性评估
D. 诊断性评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9. 旨在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或修正课程的评估是( )
选项:
A. 终结性评估
B. 预测性评估
C. 形成性评估
D. 诊断性评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10. 为倾听5岁以下幼童而创设的具体框架,组合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以参与式工具(如让幼童使用相机拍照、旅行、绘图、画画、进行角色扮演等)的使用为特征的新方法是( )
选项:
A. 马斯洛方法
B. 马赛克方法
C. 故事评价法
D. 综合评估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1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 )
选项:
A. 精神环境
B. 校园环境
C. 外部环境
D. 预备环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12. 社会课程资源不包括以下哪项( )
选项:
A. 人力资源
B. 物力资源
C. 财力资源
D. 网络资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13. 学前儿童科学态度包括学前儿童对( )和科学教育的学习具有好奇心与兴趣。
选项:
A. 周围世界
B. 自身成长
C. 家庭环境
D. 客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14. 学前儿童在认识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依赖所感知的现象,因此他们无法脱离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这是儿童思维的( )特性。
选项:
A. 直接性
B. 具象性
C. 抽象性
D. 幼稚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15. 以潜在的方式对科学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幼儿园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幼关系等属于( )课程资源。
选项:
A. 显性
B. 次要
C. 隐性
D. 常规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16. 事件取样观察法常用于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发生的次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等。(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17. 发展检核表法是指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观察或测查,制定发展检核表,对照表中的各个项目,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好标记,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18. 只有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才能真正引起对课程资源的重视,实现对资源建设行为的有效指导。(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19. 因为自然角就在幼儿身边,便于他们接近和开展活动,是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常规的且利用率较高的场所。(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20.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等级评定法是数字等级评定量表法。(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21. 学习故事评价法是一种以叙事的方式对儿童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2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物质环境中的气象角属于自然角的一部分。(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23. 科学教育中幼儿发展的评估内容分为情感态度、方法能力和知识经验三个方面。(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24. 观察与记录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在于形成态度与能力。(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25. 访谈法是以一系列的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被评估对象认知、行为、态度的评估方法。(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