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春国开电大春比较初等教育阶段性测验三(20分)答卷参考答案

来源:渝粤教育       时间:2024-05-27 17:26:34    42

阶段性测验三(20分)答卷

阶段性测验三(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分)国开搜题


1.【选择题】在美国初等学校的阅读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5H-W

5W-H

5H-H

5W-W渝粤题库

答案:渝粤题库,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2.2.【选择题】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

平时成绩

道德成绩

校内教师的评价

校内学生的评价

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答案

3.3.【选择题】日本初等学校国语中的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语汇教学、作文教学和?????????三方面。

书法指导

阅读指导

课题指导

记述指导

答案:

一网一平台答案

4.4.【选择题】英国于1990年发表的《公民教育》文件中指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四方面。

态度、价值观

态度、人生观

价值、人生观

道德、态度

答案:


5.5.【选择题】日本1998年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纲要》的第一章明确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了培养将尊重人类的精神和?????????发挥于家庭、学校、其他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及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作贡献,开拓未来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

世俗的精神

对生命的敬畏之念

对人类的敬畏

道德的敬畏

答案:渝粤搜题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6.6.【选择题】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好国民渝粤题库渝粤搜题

好公民

好臣民

好市民

答案:

渝粤题库

7.7.【选择题】韩国第六次道德教育大纲规定,《道德》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各年级的道德课内容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四部分组成。国家开放大学作业答案

国家民主生活

社会民主生活

家庭民主生活

学校民主生活

答案:


8.8.【选择题】法国学校的公民教育除了通过专设的公民科实施外,还融合了历史、地理、

渝粤题库,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等社会科中进行。

文化

经济

教育

国防

答案:

渝粤题库,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渝粤题库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9.1.【简答题】英国初等教育学生的学业评定中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

答案:<p>1)实践作业<br><br>2)书面作业<br><br>3)口头、听力作业<br><br>4)表演作业<br></p>


10.2.【简答题】法国初等学校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应遵守的科学教育的三条原则是什么?

答案:<p><br>一是凡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再室内进行;<br><br>二是凡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到手的东西,绝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br><br>三是凡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br><br>强调教师应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教学活动。<br><br></p>国家开放大学作业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作业答案

11..【简答题】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哪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编些故事?

答案:<p>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事,一是先说个笑话,让学生把笑话编写成故事;二是看图编写故事;三是提供几个词汇,让学生利用这几个词汇来编写故事;四是阅读报刊上的某一新闻或消息,让学生围绕此消息来编些故事。<br></p>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12..【简答题】简述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

答案:<p>1)注重社会性道教育。<br><br>2)内容安排强调阶段性和现实性。<br><br>3)多渠道、多途径实施公民教育。<br></p>渝粤教育渝粤题库


13..【简答题】简述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

答案:<p>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好公民: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提倡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宏大量和相互体谅;培养协商解决问题的美德。<br><br></p>



三、论述题(30分)国开搜题


14.1.谈谈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答案:<p><br>答:各国普遍认为,从学校教育和人的培养的历史发展来看,特别是从21世纪对人才新的要求来看,道德教育只能加强,而不能忽视。因此,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方法的建设,并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中,形成一种共同的改革趋向。<br><br>(一)目标: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br><br>随着当今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遇到的是越来越多共同的社会道德问题。这就使全球学校道德教育趋同的走向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尽管各国和各地区由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人们对当今道德教育的理解在许多方面、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无一例外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应本国文化的合格的社会好公民。<br><br>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应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灵魂,道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西方任何国家,无论他们多么强调人权,多么不遗余力地挖掘人类共同价值观,最后仍明确规定道德教育必须培养忠诚于本国的公民。这个公民都必须是具备本民族精神的公民,美国如此,法国、英国、德国也是如此,而亚洲国家像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也不例外。例如,美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使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德国历来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一种德意志民族精神。新加坡十分注重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韩国主张把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念。总之,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是各国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br><br>(二)价值: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br><br>当今时代,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向传统道德教育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机遇。所以现代的道德教育必须打破狭隘的伦理结构,冲破地区、种族的偏见,开拓全新的道德视野,强调对学生的共同伦理教育,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精神,鼓励他们关心全球的发展,承担全球性公民的责任,使他们能够具有面对全球问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跳出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已贡献。<br><br>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本位道德这种新的道德教育发展取向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全球本位道德教育已不再满足于抽象的弘扬人性,它从全球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从人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发展趋势中,着力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个体精神满足的问题等全球性、开放性、发展性、未来型、精神性的课题。<br><br>人们寄希望通过全球本位道德教育来重塑、重建道德教育价值坐标,唤醒生态伦理良知的自然价值,形成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全球合作、学会关心的社会价值,培养超越精神与超越能力的个体价值,引导并促进当代青少年生成全球道德意识。<br><br>(三)内容:凸显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br><br>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无论是站在整个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思考,学校道德教育都必须从无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以回到人的生命之中,遵循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宗旨,健全人格教育成为近年来各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德国主张重视人格教育,提倡负责任、坦诚、正直、同情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举止端庄等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br><br>(四)模式:突出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br><br>把道德教育寓于对象丰富的生活实践之中是当今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的共同趋向。儿童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重要的在于感受,而非道德知识与技巧。而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中产生的。所以,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应将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实践中去。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道德才能融入他的生命之中,成为他的人生故事。因此,在这种共识中,道德教育模式已逐渐从德目主义全面主义的对立状态趋向两者的综合,各国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中既开设专门道德教育课程,讲授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又注重从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br><br>道德教育渠道日益多样化,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道德课程主渠道作用,又发挥各科教学的独立作用。在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方面采取直接课堂教学与间接课外活动相结合,同时注重发挥校园生活、宗教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以及环境熏陶作用,形成完整的道德教育网络。<br><br>在道德教育渠道上,各国强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各自承担起对下一代培养和教育的职责,减少摩擦,形成合力。<br><br>道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整合化,突出表现在东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渗透,古今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结合。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安在总路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以后,提出了五个“E”的新道德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整合的新产物。<br><br>尽管各个国家道德教育模式各式各样,其共同特征就是已逐步从追求虚无缥缈的天国转向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道德问题的重演,注重有关应付现实问题的道德技能训练,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思维与实践能力。多元整合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和价值观选择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平等的氛围中获得良好的道德教育<br><br><br></p>

关键词:

推荐内容

TOP